- 
  
    以前記得在Windows的bat小程式,可以用拉檔案到圖示上去執行,不用輸入路徑,真的很方便,但在macOS上就是不行,所以想自己做一個,不過當時都是用Electron這個多平台框架去做的,又大又吃資源,做一個小小的工具就上百MB,所以就沒有學下去了;不過到了今日,有許許多多的多平台框架出現,加上對Golang有一點點基本的了解,所以就選Wails了,而且它是以作業系統裡的WebView去實現的,雖然有可能長相會有一點點差別,但包裝起來的檔案比Electron小太多了啊… 說到多平台框架,最流行的就是Flutter了,本來它用的Dart語言,就是要用來取代JavaScript,結果因為手機的流行,加上原生支援,就把它帶起來了,不過呢 …
Read More - 
  
截至目前為止,Heroku支援的語言有八種,分別是Node.js、Ruby、Python、Java、PHP、Go、Scala、Clojure,個人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平臺呢?主要是它主流的語言都有支援到,加上有免費的使用流量,網路上的教學也多,也有SSL的保護,加上也是使用git方便管理,是不可多得的好物啊,拿來做實驗剛剛好。而在接下來的過程中,會使用Node.js為主體,在Ubuntu平臺上,部署到Heroku這個PaaS的服務上。 準備工作 安裝Nodejs 主要是安裝nodejs的開發環境,及git的管理工具 sudo apt install nodejs -y sudo apt install npm -y sudo apt …
Read More - 
  
    GraphQL是一種用於API的查詢語言,這項技術是由Facebook從2012年開始使用,為了因應跨裝置及開發News Feed功能而開發,後來覺得不錯用,所以就於2015年公開釋出,它讓Query更加自由,以往如果要新增一組Query,就必須跟後臺人員溝通,現在可以讓前臺的人有很大的空間去修改(工作又多了一項?),有效減少Request的次數,是不是聽起來很不錯啊?現在就來試試看吧,Let’s go。 安裝 基本環境 首先要有Nodejs的環境,然後安裝Apollo Server node -v npm -v mkdir graphql_demo cd graphql_demo npm init -y npm install …
Read More - 
  
    相信Ubuntu - 烏班圖的名氣不用我再次強調了,基於Debian發行版和GNOME桌面環境,所以使用起來穩定又好用,加上圖形介面的加持,是深怕command介面的我的不二之選。為什麼要選擇在Ubuntu上裝呢?因為絕大部分的Server端都是在類Linux上安裝的,在Windows Server或macOS Server上安裝的少之又少,除它們了要錢之外,最重要的是GUI - 圖形使用者介面對於用戶端而言根本是看不到的,而且又相當的吃效能,所以能單純使用的command介面的類Linux系統,自然就成為不二人選。說了這麼多,現在就來談談為什麼要學裝Nodejs呢?因為『這個也不會、那個也不會』的我,有時候還是會要做後端測試的時候 …
Read More